提到“西部夕阳红网站”,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可它在一些老年人中却小有名气。网站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服务信息,内容涵盖了养老机构、老龄工作、休闲养生、交友等方面。从今年年初试运行至今,已经受到了其他省市老年网站的关注,有些老人在网上写回忆录,在论坛里相互交流。但人们很难想到甘肃首个老年人网站的创办人却是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卢永锋和赵全红。
他们都是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现在一些各地的老人与他们保持着密切联系,给他们一些做老年事业的经验和建议,他们和老人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最初,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年轻人会热衷于老年人事业。卢永锋说他成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从小是奶奶把他一手带大,在家里,从父母到孩子对爷爷奶奶都非常尊敬和照顾。一次,奶奶发病,爸爸半夜背着奶奶就去医院,卢永锋就这样耳濡目染,孝敬老人的思想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上大学后,他看到很多社会不关爱老人的报道,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时常被忽视,还有一些老人在长期的孤独中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小卢很想为老人做点事情,也算是他对长辈尽一点孝道。
学计算机的卢永锋有了做老年人网站的想法后,与同在学生会的赵全红商量后,两个人认为可以尝试一下,虽然周围还有许多同学反对,说他们在做“无利可图而且要倒贴”的事。可是两个人还是坚持他们的想法,并且反复讨论了做网站的一些细节。网站上线后,卢永锋主要负责技术,赵全红负责外联工作。做网站、网费、域名费、维护费都需要钱,可是他们俩家都在农村,主要收入靠种地,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在上学。卢永锋大学三年的学费都是四处借来的,现在他们已经为这个网站投资近两万元,这些都是他们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他们从来不乱花一分钱,卢永锋说他已经一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现在小卢已经找了份比较满意的工作,他的工资除了交房租,维护网站,还要给网站后台管理人员发点补助,剩下的已经没有多少了。他不能帮上家里什么,可是家里对他做这件事一直很支持,并且引以为荣,父亲常对儿子说:“孩子你想做什么就好好去做,只要是你认为对的,我们砸锅卖铁都支持你。”
网站在建立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省老龄委提供了政策、信息上的保证;有公司听说他们为老年人服务,还给他们免费提供空间;兰州一家小型网络公司让小卢在公司学习了两个月技术,只收取了很少的费用……这些都让他们感动着,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兰州技术与工程学院的吴素兰院长告诉记者,在校期间,小卢和小赵表现就很优秀,赵全红今年还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学校在听说他们做这个网站后,给他们提供了机房,学生会的团委书记更是自始至终地给予他们支持。
慢慢地,他们对于老年人事业的想法也更加成熟了。小卢说以前在他看来老年人的生活应该是单调的,在接触了很多老人后,发现其实很多老人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小卢说:“老人不仅是长者,更是智者,我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给了我很多关于做人做事的启发。”现在每天下班后,小卢就回到出租屋里为网站的事忙到11时多,与一般的年轻人不一样,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唯一能当成娱乐活动的就是每天去华联广场,看老人们扭秧歌,耍太极,与老人们聊聊天,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老人,做好网站。当记者问他觉得过得清苦吗,他说:“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为了这份老年人的事业,自己怎么样都值得。”
53岁的熊幼林先生在上海从事了8年老年人事业,在西部夕阳红网站上线之初,他第一时间给两个年轻人打来电话,说他们作为年轻人,刚一毕业就能够这么关心老年人事业很值得敬佩,从此他们也成了好朋友。熊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社会上需要这样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关注老年人事业,使更多的人重视老年人,加入到服务老年人的行列中来。他告诉记者在上海老年人事业起步比较早,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老年人上网工程也推广了好几年了,在西部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卢他们的网站定位不错,思想性比较强,尤其是他们边工作边做这件事情很了不起。这些年,有很多老人找到熊先生诉苦,儿女们不理解老人,所以熊先生认为做老年人事业主要要看有没有一颗助老爱老的心,只要有爱心,年轻人和老年人可以很好地交流,很多老年人是非常可爱的,老人们也很渴望新知识,比如教老人上网,很多人会嫌麻烦,但只要有爱心和耐心就能做好。
小卢和小赵下定决心把“西部夕阳红网站”做成一个服务性的公益网站,他们也准备在兰州开展老年人上网工程,从外地请专业老师免费给老人们讲课。一位即将退休的机关干部说她即将离开工作岗位,加入老年人的行列,她从现在开始已经在做这个思想准备了,她觉得有这么一个专门的网站能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信息,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充实、更健康,所以让更多的老年人首先学会上网也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