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可贵的情感是什么?当你面对一群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当你面对一群身患各种残疾而被遗弃的孤儿,你知道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你知道怎样去关爱帮助他们吗?有一位执着的福利工作者,她凭着自身对生命的理解,用爱,让老人得到了一份胜似亲人的浓浓真情;用爱,为孤残儿童勾勒出一幅幅“母子情深”的感人画面;用爱,充分展现了民政人“为民服务”的孺子牛风采!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她——就是敦煌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全市巾帼榜样人物高玉红!
“替天下儿女尽孝、为社会家庭分忧、让老人健康长寿、让孤儿幸福成长。”这是高玉红的座右铭。 2010年,高玉红调任敦煌市社会福利院院长,从那时起,她时刻把老人和孩子的冷暖记在心上,什么时候该添置夏衣冬被,她提前做好准备;福利院里住着的大多数是一些呆、痴、傻、残疾、孤老等弱势群体,为了给老人和孤儿更多的温暖,她为每位老人和孩子们建立了生日卡,每逢老人过生日,福利院就沸腾起来,大家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默默地为老人祈祷和祝福,使老人们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为了让老人穿得舒适整洁,她总是严格要求职工要为老人勤洗澡、勤换衣、勤洗衣。有时一天要为生病的老人换洗两三次。对于生病的老人,高玉红总有放心不下的感觉,经常带头值班督促陪护,为病人端茶送药、倒屎倒尿。
智障残疾老人李玉梅刚接收到院时,由于身体残疾,患有各种疾病,不能说话,卧床不起,通过一年来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现在已基本能行走、穿衣和说话,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就是我的家,我要在这里住”,期间老人有一次不小心脚骨折了,正好单位上搞接待,她听到这个消息,扔下客人,立即叫来了120把病人从楼上背下来送到了医院医治。从医院回来大小便都拉在床上,高玉红每天上班后,为她换洗衣服,擦干净身体,为她梳头洗脸、喂饭,只有两岁智商的李玉梅见人都喊“高院长,高院长……”。
在敦煌市福利院的老人都是年迈的残疾人,看病费用是一大难题。而高玉红却心里只想着老人,只要老人有病就送他们治疗。2012年大年初一,73岁的杨大爷心脏病突发,高玉红安排工作人员将老人送到市人民医院治疗,在医院住院治疗了10多天。住院期间,她只要有空就前去看望伺候,经常送些水果和零食,陪着聊聊天。出院后,为了帮助杨大爷尽快恢复,高玉红联系医生,吃了10多付中草药,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能够自由活动了。杨大爷感激地说:“没有高院长,我真的可能早就不在了,这么大年纪了,哪里还敢想能够这么快就康复了。”
福利院里的老人们对高玉红交口称赞。不管哪位老人生病,她总是忙前忙后,悉心照顾,遇到有老人心情不好,她总是主动与他们谈心,拉家常,开导他们。82岁的张秀英老人说:“高院长没有‘官架子’,在我们的心里不是什么官,真的像亲生女儿一样对我们好,碰上高院长是我们这些老人的福气。”
在重大节日期间,高玉红都组织老人孩子一起开展各种文艺活动,使老人们自娱自乐,陶冶情操,在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福利院和社区志愿者共同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联谊活动,福利院工作人员和老人们合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打靶归来》、《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色歌曲,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向党的生日献礼。福利院参加演出的这些老年人平均年龄均在70岁以上,还有几个残疾人拄着拐杖。经常组织院民参观敦煌的名胜古迹、城市建设和发展成果。
人生难避风和雨,一点一滴总关情。心中有爱 真情无悔 !像这样的例子在高玉红身上真是不胜枚举。高玉红的爱人远在外地工作,总是聚少离多,既当娘来又当“爹”,照顾小孩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她的身上。可由于工作的繁忙,她教会女儿过早地学会了独立。在别人家的孩子上学有父母接送,享受天伦之乐时,年幼的女儿孤单地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脖子上常常挂着一个钥匙。有时逢上级来检查工作或是加班回来晚了,懂事的女儿自己泡方便面吃。说起自己的女儿,高玉红说:“有时候,我总觉得对自己女儿有亏欠,没有照顾好她。”
她对自己女儿心怀愧疚,但对弃婴、孤儿却倾注了无私的爱。2011年7月5日,市公安局“110”民警将刚出生不久被人遗弃在市幼保健站卫生间的弃婴送到市福利院。当时,福利院没有婴儿用品,她就把自己家女儿用过的被褥拿来,及时买来了婴儿奶粉。虽然福利院有四五个护工,但身为院长,尽管每天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处理,但无论工作再怎么忙,每天总要抽空去检查院里收养的弃婴的护理情况。福利院住着几位孤儿,可她对孤儿的关心胜过自己的女儿,女儿要考高中了,可她还晚上抽空检查孤儿的学习。孤儿王思齐自从住到福利院以后,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亲属为福利院赠送了一面“大爱无疆、情深意重”的锦旗。
2010年调入福利院工作,正赶上福利院装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她半年多时间没有和家人过上一个完整的星期日,一直坚守在岗位,一次上级领导要到福利院检查工作,当时还没有工作人员,她就带着爱人和女儿打扫卫生,一直忙到凌晨一点才把卫生打扫干净。为了给单位节约资金,在购置附属设施时,宁可多跑几趟路,也要买最好的、最便宜的。一次她遇到一位老板要给她回扣,都被她婉言拒绝了。
她在管理方面一方面大胆推陈出新,实行《百分制目标管理考核》、《24小时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职责》,让职工明白24小时内“我应该干什么,应该做什么” ;“没有我做不到的,只有我没想到的。”另外一方面,她大事率先垂范,小事身先士卒。院里的集体劳动,她总是坚持参加。在工作中,她看见困难就上,遇到待遇就让,在干部职工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有一种情操叫爱心,爱心让孤老孤儿找到了家的温暖和生活的舒心。
有一种追求叫奉献,在奉献中她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奋斗的快乐。
高玉红正是凭着这种人生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多次被省民政厅、酒泉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民政部门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敬老模范,2009年6月被甘肃省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甘肃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在她的努力下,敦煌市社会福利院被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首批“省级示范福利机构”。她全身心地爱孤儿、敬老人和干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地将自己的情和爱奉献在福利事业上,真正做到情系福利院,甘当老人孩子的贴心人,愿做孤老的好女儿,孤儿的好妈妈,老人们都称赞她为孝亲敬老的好院长和好女儿。